更多>健康>恢复

胃肠炎有哪些表现?一文看懂急性与慢性胃肠炎的区别

在临床上,胃肠炎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常见病,尤其在夏秋季节更为多发。我们日常说的“闹肚子”,大多数时候指的就是急性胃肠炎。这种疾病多由饮食不洁或不当引发,起病迅速,症状明显。

一、急性胃肠炎:发作快、症状强烈

急性胃肠炎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疼痛、腹泻,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急性胃肠炎大致可以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两类:

- 病毒性感染:这类感染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只要进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一般1到2周内就能逐渐恢复。
- 细菌性感染:相较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引发的胃肠炎病情更严重,恢复时间也更长。患者常出现高热,大便中可能含有血液,化验时可发现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急性期的管理主要是控制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缓解不适症状。在病程中,重视饮食调理同样非常关键。

二、慢性胃肠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慢性胃肠炎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概念,而是包括慢性胃炎和一些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两大类。

- 慢性胃炎:表现相对隐匿,症状多为上腹部隐痛、灼热感、餐后饱胀、嗳气、恶心、反酸、烧心等。由于其进展缓慢,不少人容易忽视,直到症状明显加重才引起重视。
- 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类炎症性肠病多呈慢性迁延期。常见的表现包括腹痛、反复腹泻以及间歇性发热等。这些疾病多与免疫系统异常相关,病因复杂,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化治疗和定期随访。

需要指出的是,慢性胃肠炎往往是长期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上不能仅依赖药物,更要注重整体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结一下:

- 急性胃肠炎来势凶猛,多因感染引起,治疗及时大多能痊愈;
- 慢性胃肠炎则更具隐匿性,症状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需长期调养;
-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胃肠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以及心理健康,都是预防和康复的重要基础。

如果你最近出现了上述症状,别掉以轻心,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一步。

夏日的清晨2025-04-09 08:11:4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