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肠胃炎该怎么治疗?急性和慢性处理方式全解读

对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给予胃肠道充分的休息。特别是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食物摄入受到限制时,及时补液成为首要措施。如果症状相对较轻,患者还能少量进食,可以尝试口服补液盐来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辅以一些有助于胃肠黏膜修复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这类药物。此外,适当补充益生菌也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

如果伴随有发热、严重腹泻、感染迹象明显的情况,比如血便等,就建议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医生可能会安排血常规和大便常规检查,以明确是细菌性痢疾、肠道感染等病因。若确诊为感染性病因,尤其是细菌性肠炎,可能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慢性胃炎的治疗,则更多聚焦于病因本身。如果检查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会采用根除治疗方案,同时配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来减轻症状、预防复发。

而当患者出现以腹痛、腹泻、腹胀为主要表现,但又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因时,可能考虑的是肠易激综合征(IBS)。这类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思路会有所不同,通常以调节胃肠动力和肠道菌群为主要手段。部分患者还需要心理干预或使用肠道神经调节类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季食物保存不当或外出就餐时,食用变质或不洁食物后,很容易引发急性胃肠炎,常见症状包括突发腹痛、腹泻,有时还伴有恶心和呕吐。此类症状多为短期急性反应,及时休息和补液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很快恢复。

相比之下,“慢性胃肠炎”这一诊断现在在医学上已经逐渐被更精细的分类所取代。如果症状以恶心、胃胀、上腹部隐痛为主,考虑的更多是慢性胃炎;而若以腹泻、腹胀等下消化道表现为主,医生可能会归入功能性肠病的范畴,例如肠易激综合征。

总结一下:
- 急性胃肠炎重在休息和对症处理,严重者需就医;
- 慢性胃炎应重视病因治疗,比如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 肠易激综合征则以调节肠道功能为主;
- 夏季预防饮食不洁,能大幅降低发病概率。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肠胃不适问题,建议根据症状及时分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尽快就诊才是关键。

独立小桥风满袖2025-04-23 07:50:5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