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期间补充益生菌到底有没有作用?
很多人在经历急性肠胃炎时都会有一个疑问:吃点益生菌能不能缓解症状?先说答案——在多数情况下,是有帮助的。
急性肠胃炎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而这些问题通常和饮食密切相关。大多数急性肠胃炎,其实是因为摄入了不洁或变质的食物,肠道出于自我防御机制做出了应激反应,从而引发了炎症过程。
这时候,有些人会想到补充“肠道有益菌”来对抗肠胃的混乱。这类我们平时所说的“益生菌”,在临床上其实也被广泛使用。常见的品种包括双歧杆菌、酪酸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等。
那么,这些益生菌的作用是什么呢?当它们进入消化系统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帮助恢复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这样一来,肠道的炎症反应会被抑制,症状也会相应减轻,比如腹泻的频率减少、腹痛的时间缩短等等。
换句话说,适当补充益生菌,在肠胃炎发作时,确实可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类型的肠胃炎都适合靠益生菌解决,特别是对于细菌性或病毒性引起的感染,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治疗手段。
总之,如果你正处于肠胃炎恢复期,或者轻症不太需要系统治疗的情况下,合理地补充一些益生菌制剂,是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潜在益处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