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70岁李大爷突发腹胀腹泻,警惕急性胃肠炎来袭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患者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摘要:70岁的李大爷突然出现腹部胀痛及排稀便症状,持续半天后就医。体检发现腹部压痛明显,初步判断为急性胃肠炎。该病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发,也可能是食用寒凉或不洁食物所致。起病急骤,经及时药物治疗后,李大爷的腹痛和腹泻症状迅速缓解,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基本信息】男性,70岁
【疾病类型】急性胃肠炎合并切口疝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6月
【治疗方案】采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并结合临床观察与对症支持措施
【治疗周期】住院3天,出院后2周复诊
【治疗效果】治疗后腹痛消失,排稀便停止,整体恢复良好

一、首次接诊情况
李大爷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了持续性腹部胀痛并伴有两次稀便排出。初诊时体格检查显示腹部平坦、肠鸣音活跃,右中下腹可见一条长约15厘米的手术疤痕。触诊发现腹肌柔软但存在压痛,尤其在右中腹手术疤痕处可触及一个约5cm×4cm的肿块,按压后可回纳入腹腔。综合分析后,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且伴有切口疝可能。此病例属于轻型胃肠炎,预后较好。

二、诊疗过程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医生安排了腹部立位X光片检查,结果显示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气平面,肠道充气扩张,右侧膈下有局限性密度减低区。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最终确诊为急性胃肠炎伴切口疝。治疗方面,给予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密切监测腹部变化。每日查房评估腹部压痛程度及其他相关症状。前两天仍有压痛感,但至第三天,症状基本缓解,遂安排出院。出院后建议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凉或刺激性食物,以防复发。

三、治疗成效
在接受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后,李大爷的症状逐步改善。用药当天腹痛即明显减轻,但仍存在轻微的右腹压痛和稀便现象。住院第二天,压痛仍未完全消失,但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到第三天,所有不适症状均已缓解,睡眠和排泄恢复正常,腹部压痛亦消失,符合出院标准。出院后继续观察两周,按时复诊,未见异常。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1.急性胃肠炎期间,胃肠道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推荐选择如粥类、面条等温和易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
2.在恢复期间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肠胃修复;
3.日常需密切关注排便情况,一旦出现持续腹泻、便血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处理。

五、医生总结与体会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像李大爷这样的老年患者尤为常见。虽然起病急、症状明显,但只要及时查明病因并对症治疗,通常能较快康复,不会遗留长期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寒凉食物。同时,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以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赞一身温柔2025-07-04 11:43:3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