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糖尿病患者急性胃肠炎后出现口渴嗜睡,竟因乳酸性酸中毒引发严重代谢紊乱
(声明:本文仅供医学科普参考,患者信息已作隐私处理)
摘要:一位65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经历急性胃肠炎后,出现明显口渴、呼吸急促及意识模糊等症状。经血气分析发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血糖轻度上升,尿酮体呈阳性反应。综合判断为乳酸性酸中毒,属于严重的酸碱失衡疾病。立即给予补液扩容、纠正酸中毒、胰岛素调控血糖及抗感染治疗,病情迅速好转,疗效显著。
【基本信息】女性,65岁
【疾病类型】乳酸性酸中毒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就诊时间】2011年9月
【治疗方案】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头孢他啶、氯化钾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
【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明显,生命体征平稳,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一、初诊情况
患者为65岁女性,有糖尿病病史多年,平时血糖控制较为理想。此次因恶心、呕吐持续2天,呼吸困难4小时由家属送至急诊。发病前2天曾食用外卖食品,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及频繁水样腹泻,日均十余次。自行服用蒙脱石散后腹泻有所缓解,但呕吐未止,并逐渐出现口干、极度口渴、呼吸费力及全身乏力等表现。入院前4小时,家属发现其呼吸困难加重,伴有轻度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状态。
接诊后测量血压为90/60mmHg,低于日常的110/80mmHg左右,心率达102次/分,提示可能存在血容量不足。随即进行动脉血气检测,结果显示:pH值7.05,二氧化碳分压12mmHg,氧分压119mmHg,碳酸氢根3.3mmol/L,乳酸浓度超过15mmol/L,血糖9.7mmol/L。尿检提示尿糖阴性,尿酮体阳性(+2),尿蛋白轻度升高(+1)。肺部CT检查无异常。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数据,初步诊断为乳酸性酸中毒。
二、诊疗过程
考虑到患者高龄、乳酸水平极高且病情进展迅速,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向家属说明病情危重,紧急收入住院。进一步安排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常规等血液检测,并行腹部及盆腔彩超以排除其他急腹症可能。化验结果回报显示:白细胞升高至18×10⁹/L,肌酐126μmol/L,尿素氮9.6mmol/L,血糖维持在10mmol/L,血钾5.0mmol/L,彩超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治疗上立即启动综合干预措施:首先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扩容,改善组织灌注;同时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并根据每1-2小时复查的血气结果调整剂量;联合葡萄糖注射液与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调控血糖,抑制乳酸生成;加用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并密切监测血钾变化,适时补充氯化钾以预防低钾血症。
三、治疗成效
经过系统治疗,患者血压在补液约3小时后恢复至正常范围,维持在110/80mmHg左右,每小时尿量稳定在40ml以上,提示肾脏灌注良好。血乳酸水平逐步下降,血糖趋于平稳。12小时内意识完全恢复,恶心呕吐基本消失,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可少量进食流质食物并饮水。住院第5天时,胃肠道症状基本消退,无任何呼吸不适。复查血气分析显示:pH值7.42,二氧化碳分压36mmHg,氧分压94mmHg,乳酸降至1.0mmol/L,血糖7.2mmol/L,白细胞计数回落至8.0×10⁹/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恢复正常,遂准予出院。
四、康复建议
患者出院后应注重身体调养,尤其在发生感染性疾病时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日常生活中建议多饮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冬瓜、菜花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饮酒。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继续坚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切勿擅自停药或减量。
五、医生体会
糖尿病患者在遭遇感冒、腹泻或酒精中毒等情况时,极易诱发酸中毒,尤其是乳酸性酸中毒。本例患者即因胃肠炎导致乳酸堆积,进而引发严重代谢紊乱。典型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干口渴、深大呼吸、皮肤黏膜干燥、乏力及意识改变,严重者甚至昏迷。一旦家属发现患者出现两种及以上上述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尽快完善血气分析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在短时间内明确是否存在乳酸性酸中毒或高渗状态,再结合尿酮检测有助于鉴别酮症酸中毒,从而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