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焦虑性腹痛的成因与机制解析

焦虑性腹痛是一种由突发情绪波动引发的躯体化症状,主要表现为在个体出现急性焦虑时伴随腹部疼痛的现象。当人突然陷入紧张、不安或恐惧等强烈情绪状态时,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导致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增加。这种生理变化不仅会引起明显的心理不适,还会带来一系列躯体表现,例如手心出汗、心率加快、呼吸频率上升以及肌肉紧绷等症状。

在这一过程中,机体会优先将血液输送至大脑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以应对“战斗或逃跑”的需求,这使得包括胃肠道在内的内脏器官血流供应相对减少。特别是胃肠系统的血管会发生收缩,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胃肠黏膜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由于黏膜组织对氧气的需求极为敏感,一旦供血受限,便容易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损伤,从而产生腹痛、腹胀、恶心等消化道不适感。这种因心理因素诱发的腹痛现象,通常在情绪平稳后可自行缓解,但也可能成为反复发作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熙舜2025-07-05 08:45:2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