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的区分及影响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量增加,并伴有粪质稀薄,有时还会出现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根据病程的不同,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急性腹泻一般病程较短,持续时间在四周以内;而慢性腹泻则病程较长,通常超过四周仍未见缓解。

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急性肠道疾病,如病毒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败血症、流行性感冒以及某些急性中毒情况,也可能引发急性腹泻。这类腹泻往往起病急骤,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相比之下,慢性腹泻多由慢性疾病引起,例如慢性肠道感染、肠道寄生虫病、肠道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以及非感染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腹泻的症状可能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患者常伴随体重下降、营养不良、乏力等全身性表现。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腹泻,长时间持续都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进而影响身体正常功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腹泻症状,特别是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表现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紫曦2025-07-06 10:09:4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