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急性胰腺炎解痉镇痛禁用药物及相关治疗解析

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选择止痛药物需格外谨慎。研究表明,吗啡和阿托品属于禁用或慎用药物。吗啡可能诱发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管内压力异常升高,从而加重胰腺组织损伤程度;而阿托品作为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加剧胃肠动力障碍,诱发或加重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针对中重度腹痛患者,临床推荐使用哌替啶进行镇痛处理,该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较少引发相关并发症。

除镇痛治疗外,急性胰腺炎的整体治疗方案应包含以下核心措施:

1.基础支持治疗:为降低胰腺分泌负担,通常要求患者实施48-72小时禁食禁水,并通过鼻胃管减压以缓解腹胀症状。在此期间需密切监测营养状况,适时启动肠内营养支持。

2.药物干预方案:
-液体复苏治疗:通过静脉途径快速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及电解质溶液,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生长抑素类药物:如奥曲肽可显著抑制胰酶分泌,减轻自身消化损害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降低胃酸分泌间接减少胰腺刺激
-抗生素应用:对合并胆道感染或存在感染风险者,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广谱抗生素

3.病因学治疗:针对不同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由胆系疾病引发者需行ERCP取石治疗;酒精性胰腺炎必须严格戒酒;高脂血症型患者应联合降脂药物及血浆置换疗法;继发于医源性操作者需加强术后监护。

目前统计显示,急性胰腺炎主要诱因呈现多元化特征:胆源性因素占比约40%,其中胆结石、胆管结石最为常见;酒精摄入占30%左右;代谢异常因素约占15%-20%,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血脂>11.3mmol/L时风险显著增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的高钙血症等;此外,约5%-10%病例与创伤性操作(如ERCP术)、手术损伤或遗传因素相关。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胰腺功能指标,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病因。

往事2025-07-06 10:48:5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