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为何需要禁食禁水?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多种诱因导致胰酶异常激活和分泌,从而引发胰腺自身消化及周围器官损伤的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任何食物或液体的摄入都可能刺激胰腺进一步分泌胰酶,加剧病情发展。因此,在急性发作期,实施严格的禁食、禁水措施是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胰腺的刺激,降低其分泌负担,防止炎症加重,并为其他治疗手段争取有利时机。除了禁食禁水之外,针对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还包括胃肠减压、药物干预、抗感染治疗以及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
1、胃肠减压:对于病情较重、尤其是存在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仅靠禁食禁水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此时,通常需要插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压力,防止呕吐和腹胀,同时减少胰腺的分泌反射。
2、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类药物使用。其一是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胰酶的分泌与激活,从而减轻胰腺的自我消化过程;其二是质子泵抑制剂(PPI),用于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避免因胃酸过多而诱发或加重胰腺损伤。
3、抗生素治疗:当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系统感染或结石等病因引起时,例如胆源性胰腺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静脉营养支持:由于患者需长时间禁食禁水,为了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平衡,必须通过静脉途径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包括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确保机体代谢稳定,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