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源性胰腺炎?
胆源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其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胰液因某种原因无法正常排出,在胰腺内部被异常激活,从而引发胰腺组织的自我消化和炎症反应。其中,由于胆道系统疾病所引发的胰腺炎被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胆系结石有关。通常情况下,胆囊中的结石可能移动并进入胆总管,并在胆总管末端的壶腹部发生嵌顿。这个壶腹部是胰管与胆总管交汇的位置,一旦此处被结石阻塞,就会导致胰管内的胰液无法顺利排出。同时,胆汁可能会逆流入胰管,与胰液混合后激活胰酶,进而引发胰腺的自身消化过程,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此外,我国人群中胆系结石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也是胆源性胰腺炎成为急性胰腺炎首要病因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其发病机理及早预防、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