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慢性胃炎伴糜烂如何科学治疗

慢性胃炎伴糜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时应首先明确糜烂的性质。在胃镜检查中发现糜烂病变后,必须结合病理学检查以判断其是否为恶性病变。若病理结果显示为恶性,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或其他抗癌治疗措施;如果确认是良性的慢性胃炎伴糜烂,且无恶性转化迹象,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治疗:

1、消除致病因素: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更换药物,并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进行防护。常用的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此外,长期饮酒也是诱发胃黏膜糜烂的重要因素,患者应彻底戒酒,以减少对胃部的进一步刺激。

2、加强胃黏膜保护: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胃黏膜保护措施。可服用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黏膜保护剂,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胃黏膜屏障,促进糜烂部位的愈合。

3、改善胃肠消化功能:通过调节胃肠动力,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并促进糜烂的恢复。常用的西药包括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吗丁啉)等促动力药物,也可配合中药如健胃消食片、保和丸等辅助调理。

4、抑制胃酸分泌:胃酸过多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因此控制胃酸分泌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常用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以及PPI类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来有效降低胃内酸度,减轻症状并促进糜烂面的愈合。

小雨雨2025-07-07 06:49:1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