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萎缩性胃炎真的难以治愈吗?

萎缩性胃炎,又称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出现萎缩、数量减少,胃黏膜变薄,同时可能伴随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甚至出现不典型增生等病变。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饱胀感、嗳气、食欲下降,部分人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但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

  治疗萎缩性胃炎应从病因入手,并结合症状进行综合干预:

  1、去除诱因:积极清除口腔、鼻腔及咽喉部位的感染病灶,戒烟限酒是必要的基础措施。饮食方面应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过于粗糙、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要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2、药物治疗是关键环节:

  ①控制炎症、延缓病情进展:若检测出幽门螺杆菌(Hp)阳性,根除该菌是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普遍推荐使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即铋剂+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两种抗生素,以有效根除Hp,从而减缓或逆转胃黏膜萎缩的进程。此外,补充叶酸和维生素C也被认为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②缓解症状: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可选用不同的对症治疗药物。例如,对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若伴有胆汁反流,则可在促动力药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对于因进食后出现腹胀、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表现者,可考虑使用消化酶制剂;针对上腹疼痛、反酸等症状,可适当应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或中和胃酸的药物;如果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因素、睡眠障碍或明显情绪压力,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配合心理干预,帮助缓解症状并改善整体预后。

  ③中医辨证施治:依据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内镜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数据,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个体化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调节机体功能,改善胃黏膜状态。

  3、关于手术与内镜治疗: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并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伴有息肉、异型增生或局部黏膜凹陷、隆起等病变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当出现重度异型增生或广泛的肠化生,尤其是大肠型肠化时,可考虑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进行干预,以降低癌变风险。

琦小猴2025-07-07 07:59:3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