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糜烂的临床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萎缩,细胞数量减少,胃黏膜逐渐变薄,同时伴随黏膜基层组织增厚。部分病例可伴有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现象,也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等病变。所谓“伴糜烂”,指的是在萎缩的基础上,胃黏膜还存在浅表性的坏死性缺损,但病变深度未穿透粘膜肌层。
该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饱胀感、嗳气、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以及贫血等全身性症状。若患者胃黏膜存在糜烂情况,可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轻者仅为大便潜血阳性,重者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等明显出血表现。对于胃体部萎缩合并恶性贫血的患者,除有面色苍白、乏力、精神状态差、全身衰弱等贫血相关表现外,消化系统方面的不适可能并不突出。此外,部分患者还可伴随胆汁反流或其他消化道并发症。
随着病情进展,当病变累及腺体深层结构时,腺体组织破坏严重,数量显著减少,固有层出现纤维化改变,胃黏膜进一步变薄。根据是否伴有肠化生,可分为非化生性和化生性萎缩两种类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胃角为中心、波及胃窦和胃体的多灶性萎缩病变,其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尽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症状不具备特异性,但一旦出现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化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