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非萎缩性胃炎的常用治疗药物及使用方法

非萎缩性胃炎,也被称为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通常以缓解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和根除潜在病因为主。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
对于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四联疗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联合含铋制剂(如次枸橼酸铋),再搭配两种抗生素,例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呋喃唑酮等。整个疗程一般为14天,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2、胃黏膜保护剂:
这类药物有助于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炎症修复。常见的有次枸橼酸铋(CBS),服用时间一般在饭前半小时及睡前服用,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8周;替普瑞酮则适合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其他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还包括吉法酯、瑞巴派特以及铝碳酸镁等。

3、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主要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阻滞剂两大类。PPI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症状;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西咪替丁,也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帮助缓解炎症。

4、促胃肠动力药:
适用于伴有胃下垂、幽门张力降低或胆汁反流的患者,能够改善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或甲氧氯普胺等,有助于调节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速度。

5、助消化类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可配合使用助消化药物,如多酶片、胰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有助于改善食物的消化吸收,减轻胃部负担。

综上所述,针对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根据个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用药,避免自行盲目服药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覆水难收别回头2025-07-07 08:10:2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