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反流性食管炎如何调理与改善生活方式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炎症反应。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首先,建议患者适当减重,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压,促使胃酸反流。此外,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有助于防止夜间胃酸倒流。戒烟限酒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因为烟草和酒精均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加重反流症状。同时应避免夜宵、暴饮暴食,并在进食后至少两小时内不要平躺或进行剧烈运动。某些食物如巧克力、咖啡、柑橘类水果、西红柿及其制品、辛辣调料等也容易诱发反流,建议尽量减少或避免摄入。

在药物治疗方面,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尤其是合并其他胃肠疾病的患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胆汁反流、内脏高敏感性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等。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抑酸药物;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抗酸制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硫糖铝、铋剂等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胆汁结合树脂如考来烯胺;以及部分神经调节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近年来,中药在缓解症状、调理体质方面也显示出一定优势,但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以考虑内镜下治疗,例如射频消融术、氩离子凝固治疗或磁珠抗反流系统植入术等微创手段。传统外科手术如Nissen胃底折叠术仍是长期控制反流的有效方式,适用于症状持续不缓解、并发症严重或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的患者。然而,是否进行手术需经过全面评估,包括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食管测压等,并严格掌握适应症,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鹿儿回家2025-07-07 09:53:4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