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反流性食管炎是否属于胃病的范畴?

反流性食管炎虽然与胃部功能密切相关,但严格来说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胃病”。该疾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食管,尤其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失调所引发的一系列食管动力障碍问题。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反流性食管炎通常表现为食管下端、贲门齿状线附近的黏膜出现条状充血、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

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胃内容物反流和胸骨后的烧灼感(即“烧心”)。反流是指患者能明显感受到胃内物质逆流至食管甚至口腔;而烧心则是一种胸部中央的灼热不适感,常常在饭后或平躺时加重。

然而,研究发现,在我国人群中,具有典型反流和烧心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比例明显低于西方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更接近于慢性胃炎,如上腹部隐痛、早饱、嗳气、餐后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这些非典型表现使得许多患者和部分公众误以为反流性食管炎是“胃病”的一种。

尽管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的功能紊乱有关,但其主要损害部位是食管,因此在诊断和随访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食管黏膜的恢复情况,而非仅仅关注胃部症状的缓解。正确认识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变部位,有助于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逝去梦2025-07-07 10:00:0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