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检查特征与分级解析

反流性食管炎在内镜检查中通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黏膜损伤,常见的包括黏膜糜烂,严重时可能出现溃疡形成、食管狭窄等病变。根据国际通用的洛杉矶分级标准,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用于评估病情的轻重程度。其中A级为最轻微的一种,其特征是存在一处或多处黏膜破损,但每处破损的长度均小于5毫米。B级则比A级严重,表现为至少有一处黏膜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且各破损区域之间尚未出现融合现象。当黏膜破损发生相互融合,但累计范围未达到食管周径的75%时,则被归为C级。而D级是最严重的类型,表现为破损区域融合范围占到或超过食管周径的四分之三,或者伴有溃疡、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称为巴瑞特食管。这种病症的特点是原本应为鳞状上皮覆盖的食管下段被柱状上皮所取代,属于一种化生性改变,被认为是慢性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并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因此,在临床内镜检查中识别这些特征性表现,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分级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志在不言中2025-07-07 10:16:0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