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男性罹患反流性食管炎三年,通过联合用药成功康复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保护患者隐私,相关内容已做匿名化处理)
摘要:一名41岁男性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心慌、胸闷症状,尤其在夜间睡眠时更为明显,伴随反酸、胸痛及偶发性咳嗽,无恶心或呕吐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但效果不佳,最终来我院就诊。经系统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采用规范的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的心慌、胸闷、反酸等症状显著缓解,精神状态良好,睡眠质量也恢复正常。
【基本信息】男,41岁
【疾病类型】反流性食管炎
【就诊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9月
【治疗方案】静脉注射雷贝拉唑钠+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后续门诊随访半年
【治疗效果】患者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一、初次接诊
患者为41岁男性,有多年乙肝病史,但肝功能定期复查结果正常,腹部B超也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自述近3年来夜间频繁出现心慌、胸闷,并伴有反酸和胸痛,偶尔咳嗽,白天症状较轻甚至完全缓解。此前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心脏问题。近期症状加重,遂前来我院就诊。经详细问诊与体格检查,排除乙肝相关病变影响后,初步怀疑为反流性食管炎。随后进行全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支持该诊断。
二、治疗过程
患者长期受间断性心慌、胸闷困扰,心理压力较大,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担心自己患有严重心脏病。为进一步明确病情,安排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下段齿状线上方存在条形黏膜红斑,最长约0.5厘米,表面充血,病变未融合,并观察到一处岛状红色异位黏膜,血管纹理清晰,其余部位未见异常,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上采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以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增强胃肠动力。此外,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经过几天治疗,患者的不适症状逐步缓解,咳嗽和胸痛也逐渐消失。
三、治疗成效
经过为期5天的住院治疗,患者的心慌、胸闷、反酸、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正常,无发热或咳嗽表现。随着症状的好转,患者的心理压力明显减轻,焦虑情绪基本消除,精神状态良好,夜间睡眠恢复如常。住院期间未出现任何并发症,5天后顺利出院,并安排了为期半年的门诊随访计划。
四、生活建议与注意事项
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对其日常生活提出了以下建议:
1、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每餐进食量,饭后不要立即平卧,睡前2-3小时内尽量不进食;
2、戒烟限酒,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肥肉等;
3、对于体重超标者,建议适当减重,减少腹压增加的风险因素,如长期咳嗽、便秘等;
4、保持心情舒畅,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延误。
五、临床体会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闷或上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类似本例患者的心慌、胸闷等非典型症状,多在夜间或餐后发作。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肥胖是该病的高危因素。此病虽然常见,但只要科学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是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复发的。希望广大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认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