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潜在风险
慢性结肠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长期持续的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从而可能引发脱水、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问题。由于腹泻和腹痛等症状的存在,患者的食欲受到抑制,进食减少,进一步导致体重下降、体力减弱,甚至出现贫血和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2、如果慢性结肠炎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患者自行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的菌群结构,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衡。这种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腹胀、消化功能紊乱,并增加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的风险,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其他肠道疾病。
3、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会不断刺激结肠黏膜,引起组织异常增生,有可能形成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此外,长期的炎症反应、组织水肿与修复过程可能引发细胞变异,进而增加罹患结肠癌的风险。因此,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而言,定期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并积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