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调理与治疗方案

慢性结肠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采用中药汤剂进行辨证施治,同时也可以结合针灸等辅助疗法。在疾病初期,多数患者表现为湿热蕴结的证型,其典型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肛门灼热感、口干以及口苦等。此时,中医常选用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进行加减治疗,以达到清热利湿、解毒止泻的效果。

若病情反复发作,在原有湿热的基础上合并脾虚的表现,例如出现乏力、腹泻或持续性的黏液脓血便,则可判断为脾虚兼大肠湿热证。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应兼顾清热化湿和健脾益气,常用参苓白术散配合清热祛湿的药物,帮助改善肠道功能并增强体质。

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即上焦有热、下焦有寒的表现,如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同时伴有腹部畏寒怕冷等症状。对此,乌梅丸作为经典方剂,具有调和寒热、收敛止泻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当疾病进一步发展至脾肾两虚阶段,患者不仅有黏液脓血便,还伴随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表现。此时治疗应以补益脾肾为主,常使用四神丸配合附子理中丸,并加入健脾化湿及清热止血类药物,综合调理以提升整体疗效。

浅若夏沫2025-07-08 08:05:3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