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癌胚抗原检查的定义与作用

癌胚抗原检查,又称为癌胚抗原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手段之一。该检查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病情分期判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尤其在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肺癌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癌胚抗原是一种具有胚胎特异性的糖蛋白类物质,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主要参与细胞间的黏附过程。它最初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胃肠道、胰腺及肝脏等组织产生的。在成人体内,正常情况下其含量极低,但在某些恶性病变发生时,体内的癌胚抗原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

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这些检测技术可用于评估癌症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复发或转移,并协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分期。

在健康人群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得的癌胚抗原正常参考值通常为0-5ng/mL,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参考范围约为0-3.4ng/mL。如果检测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作出准确诊断。

若经确诊为恶性肿瘤,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与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新疆秋叶原2025-07-08 10:28:5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