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肖先生确诊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为后续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45岁的肖先生因持续出现恶心、腹痛以及反酸等不适症状前往医院就诊。经全面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胃腺癌。住院期间通过进一步评估,明确其病情为进展期胃癌(T3N2M0,Ⅲ期)。为提高治疗效果,医生决定先为其实施新辅助化疗四个疗程。在化疗取得良好反应、肿瘤明显缩小后,成功进行了胃癌根治术,并配合术后化疗六个周期。经过综合治疗,患者肿瘤被完整切除,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或转移迹象,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基本信息】男,45岁

【疾病类型】进展期胃癌(胃腺癌,T3N2M0,Ⅲ期)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4月

【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氟尿嘧啶注射液+奥沙利铂)→胃癌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继续使用相同药物)

【治疗周期】新辅助化疗共4个周期,住院12天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继续化疗6个周期,并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肿瘤明显缩小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病情稳定,无复发或转移现象

一、初次接诊

肖先生,男性,45岁,因近三日反复出现恶心、腹痛及反酸等症状前来就诊。他表示近期工作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症状逐渐加重,影响正常生活。体格检查显示生命体征平稳,腹部柔软,胃部存在压痛但未触及肿块。血常规结果未见明显感染迹象,但肿瘤标志物检测显示CA724和癌胚抗原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可能。随后安排胃镜检查,发现胃体部位胃壁增厚,伴有大小约2.8×1.9cm的溃疡面,取活检后病理确认为腺癌。结合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胃腺癌。

二、系统评估与治疗决策

为进一步明确分期,患者接受了PET-CT检查,结果显示胃体部胃壁不规则增厚,FDG代谢显著增高,提示肿瘤已侵犯浆膜层;同时发现腹腔内有三组淋巴结肿大,考虑存在转移。最终确定为胃腺癌T3N2M0,即Ⅲ期进展型胃癌。患者得知病情后情绪较为激动,强烈希望尽快手术。经多学科会诊后,专家团队建议先行新辅助化疗四个周期,以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分期,为后续手术创造更好条件。随后采用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完成四轮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增强CT显示肿瘤体积缩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改善,疗效显著。随即转入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继续完成六个周期的辅助化疗。

三、治疗过程中的反应与效果

在整个新辅助化疗过程中,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或其他明显毒副作用,仅轻微恶心、呕吐,无需特殊处理。四次化疗结束后,影像学评估显示肿瘤明显缩小,淋巴结转移有所缓解,符合预期治疗目标。手术顺利进行,住院12天后康复出院。术后化疗继续按计划执行,期间患者状态稳定,各项指标正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复查中也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

四、康复指导与注意事项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并预防病情复发,我特别叮嘱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有助于身体修复与免疫力提升;

2、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悲观情绪对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3、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复诊;

4、由于化疗可能引发消化道反应或骨髓抑制,需定期复查血液指标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医生总结与体会

进展期胃癌通常指局部晚期或已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阶段,此时直接手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使得部分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机会。本例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胃癌Ⅲ期,但在接受规范的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后续手术提供了良好基础。这一案例再次证明,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策略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旅途是我2025-07-08 10:30:0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