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肝癌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影像学特征

肝癌的核磁共振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初步诊断中,医生通常建议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尤其是增强型核磁共振扫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在常规平扫图像中,肝癌病灶通常表现为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和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这种信号特征为肝癌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影像学依据。

而在进行增强磁共振检查时,肝癌的影像特征更为明显。在动脉期,肿瘤区域会迅速吸收造影剂并呈现出显著的强化现象,其信号强度往往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进入门静脉期后,病灶的造影剂迅速消退,信号强度明显低于周边肝实质,形成所谓的“快进快出”增强模式。这一现象是肝癌的重要增强特征之一。

目前,普美显(Gd-EOB-DTPA)增强核磁共振已成为评估肝脏病变的优选方法。该造影剂不仅能提供良好的血管对比度,在肝脏特异期还能被正常肝细胞摄取,而肝癌细胞则缺乏这种能力。因此,在肝脏特异期成像中,肝癌病灶常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信号区域,有助于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尽管磁共振成像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但影像学结果仍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甲胎蛋白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诊断。

杯子里的空气猫2025-07-09 08:48:2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