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发现结节是否等于肝癌
在体检或影像检查中发现肝上有结节,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肝癌。肝脏结节是一种影像学上的描述性术语,通常是指通过B超、CT或者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在肝脏内部发现的异常团块,其密度或信号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存在差异。这类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不能仅凭“结节”这一描述就断定为癌症。
常见的良性肝脏病变包括肝血管瘤、肝腺瘤以及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等,这些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立即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而如果怀疑结节具有恶性可能,则应进一步进行详细的评估。
为了明确结节的性质,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增强CT、增强磁共振(MRI)或其他特殊类型的磁共振检查,如弥散加权成像等。同时,血液化验也是重要的一环,例如检测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等肿瘤标志物指标,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长期饮酒史等情况综合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仍无法确定结节的良恶性,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脏穿刺活检。该操作是通过细针从结节中取出微量组织样本,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免疫组化和细胞学分析,从而明确该结节是否为肝癌或其他类型的恶性病变。
因此,发现肝上有结节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按医生建议完成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并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