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在什么情况下适合进行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适用于多种特定临床情况,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介入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指征:
1、肿瘤体积较大无法手术切除时考虑介入治疗
当原发性肝癌的肿瘤体积较大,例如直径超过5-10厘米,外科手术难以完整切除或者存在较高风险时,介入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这种情况下,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
2、患者身体条件较差或合并其他疾病不适合手术
对于一些年龄较大、全身状况不佳,或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中风病史等,外科手术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此时,介入治疗由于其微创、恢复快的特点,成为较为安全的治疗选择。
3、术前辅助治疗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部分患者虽然最终可能适合接受手术治疗,但在术前通过介入治疗进行灌注栓塞,有助于缩小肿瘤体积、减少肿瘤血供,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这种策略常用于术前准备阶段。
4、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
即使曾经接受过手术治疗,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肿瘤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介入治疗可以作为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微创、副作用少、恢复快
与传统开刀手术相比,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途径进行的微创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动脉灌注和栓塞治疗。它能直接将药物或栓塞物质送达肿瘤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