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与过程解析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作为术前辅助治疗的肝癌患者。该方法通过血管介入技术,从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沿着大动脉逐步引导至腹腔干,最终进入肝总动脉。

精准定位肿瘤供血动脉是治疗的关键步骤。在进入肝总动脉后,医生会进一步超选择性地将导管送入为肝癌提供血液供应的细小动脉中。随后,通过导管注入碘油等栓塞物质,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由于肝脏肿瘤高度依赖血液供给营养,一旦供血被阻断,肿瘤组织就会因缺血而发生坏死,从而抑制其生长。

介入治疗属于局部治疗,并非根治性手段。虽然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但由于肝癌常常存在多支供血血管,除了主要的供血动脉外,还可能存在一些侧支循环为肿瘤提供少量血流。因此,在完成第一次介入治疗后的一个月左右,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复查,如CT或MRI,以评估肿瘤是否完全坏死。

部分患者需多次介入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复查发现肿瘤仍有活性,可能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治疗,进一步阻断残留的供血通路,促使肿瘤彻底坏死。正因为如此,肝癌介入治疗一般被视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式,而非像手术那样具有根治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肝癌介入治疗是一项结合了微创技术和精准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尤其适合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在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小葡萄2025-07-09 11:54:2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