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男性确诊食道癌,长期饮酒或成关键诱因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本文介绍的病例为一名57岁男性患者,因一个月前在进食后出现胸部不适、梗噎感以及轻微疼痛,并伴有胃部胀满感而入院。经过影像学和胃镜检查,最终被确诊为食道癌。随后接受了胸腔镜下食管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与止痛治疗,恢复良好,住院8天后顺利出院。
【基本信息】男,57岁
【疾病类型】食道癌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1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食道癌切除术)+静脉滴注抗生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口服止痛药(布洛芬缓释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8天,后续需定期复诊
【治疗效果】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恢复平稳,复查未发现新发病灶
一、初诊情况详述
该患者为57岁男性,此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有长期饮酒习惯。患者自述一个月前开始在进食后感到胸部不适,伴随明显的吞咽梗阻感及轻微疼痛,同时感到胃部胀气。无反酸、烧心、腹胀、腹泻等症状,也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或黑便。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在距离门齿约25-33厘米处的食管部位发现一个偏心性生长的肿物,占据食管壁的四分之三,表面呈现糜烂、充血、结节样改变,并伴有不规则溃疡,覆盖污秽苔,质地较硬,触碰易出血。病理活检确认为食管原位鳞状细胞癌。为进一步规范治疗,患者被收治入院。
二、治疗过程详解
入院后,医生安排进行了胸部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食管中段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可见周围多个小淋巴结,肺部未见异常病灶。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区域的淋巴结超声检查也未见异常。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确定目前尚无远处转移迹象,建议尽早施行手术治疗。在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后,患者接受了食道癌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了病变组织。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同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并配合局部冰敷以减轻术后肿胀。
三、术后恢复与疗效评估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初期禁食,次日开始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患者反馈进食时仍有轻微哽噎感,但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后第三天,手术区域开始逐渐消退肿胀。到住院第八天,患者表示进食哽噎感基本消失,可耐受软食,无咳嗽、发热等并发症,睡眠质量良好,伤口愈合理想,准予出院。一周后门诊复查显示伤口红肿完全消退,胸部CT未见新发肿瘤病灶,患者整体状态稳定,医生建议每半年定期随访一次。
四、术后康复指导要点
尽管手术成功切除了肿瘤,但仍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必须重视术后管理:
1.按时复查:定期进行胸部CT及食管胃镜检查,若出现吞咽困难加重、乏力或不明原因疼痛,应立即就医;
2.科学饮食: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糙、坚硬食物刮伤食管,同时减少辛辣刺激性食品摄入,以利于术后创面修复;
3.适度锻炼: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恢复体力活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加快康复进程。
五、医学专家的专业提醒
食道癌的发生通常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经常食用过热、腌制或霉变食物、营养元素缺乏等。这些因素会持续损伤食管黏膜,进而诱发恶性病变。本例患者有多年饮酒史,这可能是其罹患食道癌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此提醒广大民众,日常饮食健康不容忽视,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对食管乃至整个消化系统造成慢性伤害,甚至引发癌变风险。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