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酒精性肝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一系列肝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肝细胞受损。在疾病初期,患者常常会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的现象,这是肝脏受到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

酒精对肝脏的伤害机制包括氧化应激、脂肪代谢紊乱以及炎症反应等多重因素。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和饮酒量的增加,肝脏逐渐由脂肪肝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最终可能演变为酒精性肝硬化,造成不可逆的肝脏结构改变。

进入晚期阶段后,酒精性肝病可能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如持续性的乏力、食欲减退、口干、肝区不适甚至黄疸等症状。这些表现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伴随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腹水、肝性脑病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关键在于彻底戒酒,这是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首要措施。同时,临床上常采用护肝药物改善肝功能,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延缓肝硬化的进程,并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此外,合理的饮食结构、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营养也对肝脏修复具有积极作用。对于部分严重病例,必要时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

学会遗忘2025-07-10 09:06:0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