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男性突发眼黄尿黄确诊酒精性肝病,经规范治疗后显著改善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患者相关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摘要:一名57岁男性患者,无肝炎病史及用药记录,但长期大量饮酒。近5天出现眼白发黄、尿液深黄、腹胀及食欲减退等症状。肝功能检查显示胆红素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升高,最终确诊为酒精性肝病。治疗方案包括严格戒酒并配合药物治疗,经过3周住院治疗和1个月门诊随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7岁
【疾病类型】酒精性肝病
【就诊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9月
【治疗方案】静脉用药(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彻底戒酒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周,出院后继续门诊随访1个月
【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提升
一、初诊时的主要表现
患者因“眼黄、尿黄伴腹胀、食欲下降”前来就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既往无病毒性肝炎感染史,也无长期服药经历,但有多年酗酒习惯。近期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具体表现为:总胆红素高达231.3umol/L,直接胆红素146.1umol/L,白蛋白偏低(27.2g/L),球蛋白升高至37g/L,γ-谷氨酰转肽酶达到446U/L。乙肝表面抗原和丙肝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合相关症状与实验室结果,初步判断为酒精性肝病。
二、治疗过程详述
虽然患者自述近期才出现明显不适,但从其肝功能指标来看,存在明显的白球比倒置以及血小板减少(88×10^9/L),提示肝脏损伤已经进入慢性阶段。在排除病毒性肝炎后,医生决定采用综合保肝治疗方案,包括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膜结构,并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以缓解胆汁淤积现象。同时,医生反复强调必须完全戒酒,因为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建议患者采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以促进肝脏修复。
三、治疗成效评估
经过为期3周的系统治疗,并配合严格的戒酒措施与营养支持,患者的黄疸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恢复,未再出现腹胀等不适。复查结果显示,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白蛋白浓度恢复正常范围,整体精神状态和体力均有明显改善。医生建议一个月后再次复诊,以便持续监测病情变化。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尽管当前治疗效果良好,但仍需坚持门诊定期随访至少1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戒酒仍是防止病情复发或恶化的根本措施。若想维持良好的肝功能状态,患者必须杜绝任何形式的饮酒行为。日常饮食应注重高能量、优质蛋白摄入,同时限制脂肪含量。对于部分可能合并肝硬化的病例,还需考虑针对性的抗纤维化治疗。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和腹部B超检查,及时掌握身体状况。
五、医生的专业建议与反思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常表现为脂肪肝,若能及时戒酒并配合科学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反之,如持续饮酒,则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戒酒是所有治疗措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辅以营养支持和药物干预,才能取得最佳疗效。本例患者起初并未意识到饮酒对肝脏造成的严重损害,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才就医。因此,提醒广大长期饮酒者应提高警惕,认识到酒精对健康的潜在威胁,避免类似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