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含义及发展过程解析
脂肪肝是什么意思?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异常增多,导致正常的肝细胞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在轻度情况下,可能只是个别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而严重时则可能出现大部分肝细胞被脂肪浸润的情况。根据诱因不同,脂肪肝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的酒精性脂肪肝,另一种则是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哪些人群容易患上脂肪肝?
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酗酒者都是脂肪肝的高发群体。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由于糖代谢和脂类代谢紊乱,更容易并发脂肪肝。此外,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得脂肪肝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出现这类问题。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脂肪肝可以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也就是肝脏中有脂肪堆积但没有明显的炎症或肝功能异常;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这时肝细胞会发生坏死,在血液检查中可以发现ALT、AST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功能受损。
脂肪肝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如果不加以控制,脂肪肝可能会经历“三部曲”式的发展过程:从脂肪性肝炎逐步进展为肝纤维化,最终甚至演变为肝硬化。当肝细胞坏死后,机体虽然会启动再生机制,但如果坏死区域被纤维瘢痕组织替代,就可能导致肝脏结构改变,形成假小叶,这就是肝硬化的典型特征。
如何诊断脂肪肝?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B超和CT扫描。其中,CT检查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肝脏的脂肪沉积情况,还能对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轻度、中度、重度),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早期发现并干预对于防止脂肪肝向更严重的阶段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