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否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脂肪肝确实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尤其是脂肪性肝炎阶段更为常见。脂肪肝在临床上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以及脂肪性肝硬化。其中,单纯性脂肪肝主要表现为影像学检查异常,而血液中的肝功能指标通常正常,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脂肪性肝炎则常伴随肝功能异常,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转氨酶水平升高,也可能出现转肽酶的升高。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胆红素升高的现象,并且肝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也会显示出异常。至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阶段,同样可能会有转氨酶升高的表现,说明肝脏损伤已经进入更严重的阶段。
对于不同阶段的脂肪肝患者,除了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配合保肝措施以缓解症状。常用的保肝药物包括具有抗炎、护肝和降酶作用的甘草酸类制剂,例如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以及异甘草酸镁等。如果同时伴有胆红素升高,则可以使用如S-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具有退黄和利胆作用的药物。
从根本上讲,脂肪肝的治疗应从控制诱因入手,比如减重、戒酒、停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或积极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等相关疾病。只有综合采取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干预,才能有效改善脂肪肝及其引发的肝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