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肝脂肪浸润与脂肪肝的差异解析

肝脂肪浸润和脂肪肝实际上是描述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角度。肝脂肪浸润是病理学中用来描述肝脏细胞内脂肪堆积的一种现象,而脂肪肝则是临床上对这一病理改变所做出的诊断名称。当肝脏中超过5%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时,就可以被定义为脂肪肝。

根据病变程度的不同,脂肪肝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具体来说,若5%-33%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称为轻度脂肪肝;33%-65%的肝细胞受累则归类为中度脂肪肝;而超过65%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则被认定为重度脂肪肝。这一分级方式有助于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借助影像学检查来判断脂肪肝的程度。其中,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手段。通过比较肝脏与脾脏的CT值,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当肝脾CT值比≤1HU时,即可怀疑脂肪肝的存在。如果该比值在0.7-1.0HU之间,提示为轻度脂肪肝;比值在0.5-0.7HU之间则提示中度脂肪肝;而比值≤0.5HU时,通常代表重度脂肪肝。

综上所述,肝脂肪浸润与脂肪肝的区别在于一个属于病理学术语,另一个是临床诊断术语。二者相互对应,共同帮助医学专业人士更准确地识别和处理这一常见肝脏疾病。

直言人2025-07-11 06:58:0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