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弥漫性脂肪肝是什么意思

弥漫性脂肪肝是指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组织呈现出广泛性的脂肪变性现象,这种类型与局灶性或不均质性脂肪肝相对应。在临床中,大多数患者所患的脂肪肝属于弥漫性类型,而少数人则表现为不均质脂肪肝。两者在症状表现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面差别不大。

导致弥漫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过剩、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此外还包括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尤其是基因3型)、长期饮酒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这些诱因常常相互关联,共同促进脂肪在肝脏中的异常沉积。

如果通过B超或其他影像学手段发现脂肪肝,但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同时肝功能的各项生化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则这种情况被称为单纯性脂肪肝。但如果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升高,并且影像学显示有脂肪肝的特征,则可诊断为脂肪性肝炎

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若肝脏病理检查显示除了脂肪变性外,还出现了纤维组织增生,则称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当病情进展到肝小叶结构破坏,并形成假小叶结构时,则被定义为脂肪性肝硬化。如果此时还伴有肝功能异常,则称为脂肪性肝炎性肝硬化或脂肪性肝炎相关性肝硬化,提示疾病已进入严重阶段。

花水木2025-07-11 07:10:5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