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科学减重是核心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慢性肝病。本文介绍一位58岁女性患者的治疗经历,其因反复肝功能异常就诊,最终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体重管理,患者在6个月后不仅肝功能恢复正常,且B超显示脂肪肝完全消失。

基本信息:女性,58岁

疾病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就诊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保肝药物联合饮食控制与有氧运动

治疗周期:住院2周,门诊随访6个月,每月复查一次

治疗效果:体重指数恢复至正常范围,肝功能稳定,脂肪肝消退

一、初诊情况

患者自述近5年来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最初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B超提示脂肪肝。虽经多次护肝治疗,但停药后指标易反弹。期间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可能,并排除酒精因素。最近一次复查显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1(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0(U/L)↑,B超提示重度脂肪肝,初步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二、治疗过程

由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于排除性诊断,需结合肝穿刺病理结果明确。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行肝穿刺检查,结果显示肝细胞脂肪变G2S2,符合脂肪性肝炎阶段。入院后采用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宾等药物进行保肝降酶治疗,两周后肝功能明显改善。出院后建议继续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并配合科学减重计划,包括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30-35kal/kg,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三、治疗成果

经过系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体重持续下降。一个月内减重4kg,肝功能保持稳定;继续坚持两个月后,体重再减4kg,B超显示脂肪肝由重度转为轻度。维持原方案约3个月后,体重指数回归正常,复查B超提示脂肪肝完全消失,整体疗效显著。

四、康复建议

患者病情好转与其良好的依从性密切相关。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按时服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减少高脂食物摄入。推荐进行游泳、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锻炼,体重下降以每月2-4kg为宜,过快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查,有助于预防复发。

五、临床体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根本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体重管理。虽然部分患者可短期使用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但真正有效的长期手段仍是科学减重与合理饮食运动相结合。相比市面上流行的减肥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减重更为安全可靠,也更有利于肝脏健康的长期维护。

雨沫柠夏2025-07-11 09:53:4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