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意味着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意味着人体血液中未检测到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是身体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防线,当其呈阴性时,说明个体缺乏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获得免疫保护。
乙肝疫苗的接种通常采用“0-1-6”方案,即在第0个月、第1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接种一次疫苗。对于成年人,每次接种剂量为20μg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而儿童则使用10μg剂量。完成三针接种后,建议在1至2个月内进行抗体水平检测,若表面抗体浓度达到10mIU/mL以上,则表明疫苗已成功诱导免疫反应,体内已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主要推荐对象是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和表面抗原阴性的人群,包括儿童和成人均在接种范围内。尤其是以下高风险群体,更应优先接种:长期接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吸毒人员、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医务工作者等。这些人群由于职业或健康状况原因,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显著增高,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