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定义与危害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所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通常由急性活动性乙肝未能及时控制而转化而来,属于乙肝发展的中期阶段。此阶段患者的肝功能受损较为严重,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较高,并且具备较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如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等。

在这一阶段,患者的肝脏会持续受到病毒攻击,导致肝细胞不断坏死与修复,长期反复的过程容易引发肝组织纤维化。如果不进行规范治疗和有效干预,病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恶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因此,对于确诊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而言,早期发现、定期监测以及科学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传播他人也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冰雪永恒2025-07-12 08:07:1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