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进展性较强的肝脏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针对该病的治疗,通常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1、保肝抗炎治疗是基础

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中,患者的肝功能常常表现为转氨酶持续异常,说明肝脏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此时,首要任务是控制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常用的药物包括甘草酸苷类、谷胱甘肽以及水飞蓟素等,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降酶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肝脏损伤。

2、积极应对肝纤维化趋势

由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较长,长期的炎症刺激容易引发肝内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如果通过肝脏彩超发现回声不均,或经肝穿刺活检确认纤维化程度达到二级及以上,就应尽早启动抗肝纤维化治疗。常用药物如复方鳖甲软肝片和扶正化瘀胶囊,能够有效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3、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措施

对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即使经过保肝降酶治疗,若肝功能仍反复异常,往往提示病毒仍在持续复制并造成肝损伤。此时必须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主要的抗病毒方式包括口服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以及注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不仅能抑制病毒复制,还能显著降低向肝硬化发展的风险。

综上所述,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需综合运用保肝抗炎、抗肝纤维化和抗病毒三大策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相关指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金秋十月2025-07-12 08:17:3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