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成因与症状解析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被称为十二指肠反流病或碱性反流性胃炎。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者曾接受过胃部手术,导致含有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至胃部,进而引发胃黏膜炎症、糜烂甚至出血。

该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胃黏膜屏障被破坏,在胆汁等刺激下,胃黏膜防御能力减弱,从而使得氢离子更容易渗透进胃壁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口苦、胃部灼热感、腹胀、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体重下降及胃出血现象。

胆汁反流性胃炎多见于中年人群,尤其是40到50岁之间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并且女性患者比例相对更高。这可能与激素水平、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胃黏膜大面积糜烂、持续性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接受规范治疗。

杏眼妹2025-07-13 08:26:0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