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胆囊炎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胆囊炎之所以会引起转氨酶升高,主要是因为胆囊发生炎症时,部分炎症因子和坏死物质会进入血液循环,并影响到肝脏的正常功能。胆囊与肝脏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胆囊位于肝脏下方的胆囊窝中,当胆囊因结石、息肉等原因出现排空障碍时,容易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引发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
此时患者常常会出现右上腹隐痛、胀痛,甚至伴有墨菲征阳性的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胆囊内的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门静脉系统,最终到达肝组织。如果炎症较为严重,就可能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导致肝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入血,从而引起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
胆囊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通常属于继发性改变,及时治疗胆囊疾病是改善肝功能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的胆囊炎患者,常需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胆囊,从根本上消除炎症源。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也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肝功能指标。
因此,若发现转氨酶升高且排除其他肝病因素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和干预,有助于防止肝功能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