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方案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主要由胆囊结石或息肉引发急性炎症所致。患者通常表现为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墨菲征阳性,并伴随白细胞升高及高热,体温可达38-39℃。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急诊手术切除病变胆囊以防止病情恶化。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且对患者最为有利的术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方法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小切口,并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气腹,在腹腔镜引导下使用三孔法分离并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随后将病变胆囊完整摘除。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患者的炎症持续数日未能缓解,或者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而无法进行腹腔镜操作时,则需考虑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风险也相对更高,甚至可能出现胆囊坏疽或穿孔等严重情况。
此外,对于一些全身状况较差、生命体征不稳定、无法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在急诊阶段可能先采取胆囊造瘘术作为临时处理措施。即通过切开胆囊底部并置入T形引流管以减轻炎症和感染,待患者情况稳定、三个月后再行二期胆囊切除手术。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制定最优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