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体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致病因子是志贺菌,也被称为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志贺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这种细菌不具备鞭毛、荚膜和芽孢结构,也没有运动能力,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志贺菌的所有菌株都能够产生内毒素,这是引发发热、毒血症以及休克的关键致病因素。
此外,痢疾志贺菌还能分泌一种名为志贺毒素的外毒素,该毒素具有肠毒性、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作用,分别对应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在我国,目前最为常见的感染类型是由福氏志贺菌引起的,这类细菌排菌周期较长,容易发展为慢性痢疾。与此同时,宋内志贺菌的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其引发的症状相对较轻,但常常表现为不典型的痢疾发作。
相较之下,痢疾志贺菌的感染案例虽较少见,但其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往往更为严重。志贺菌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弱,在粪便中仅能存活数小时,但在瓜果、蔬菜以及其他污染物上则可维持1至2周的生命活性。该细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差,加热至60℃持续10分钟即可将其灭活,同时它也对酸性环境及多种常用消毒剂高度敏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环境消毒,是预防志贺菌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