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中毒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毒性菌痢是一种病情进展迅速、中毒症状明显的肠道传染病,常见于2-7岁儿童。该病起病急骤,常伴随高热和全身中毒表现,严重时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在疾病初期,肠道症状可能不明显或缺失,但通过肛拭子检查通常可以发现黏液脓血便。

治疗中毒性菌痢的关键在于综合干预,其主要原则包括:迅速降温止痉、缓解血管痉挛、预防和治疗休克与脑水肿,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由于高热容易诱发惊厥,从而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因此应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安乃近,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

在抗休克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以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同时,还需密切监测呼吸系统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呼吸衰竭,因为脑部微循环障碍可能导致脑缺氧和脑水肿,进而影响呼吸功能。

抗菌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所用药物与急性菌痢相似,但初始阶段建议采用静脉给药方式,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等。待病情稳定后,可转为口服药物继续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中毒性菌痢的治疗应采取多方位措施,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家长和医护人员需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患儿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阿里郎2025-07-15 08:36:1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