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常见症状及表现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或大肠杆菌引发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
在急性发作阶段,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部疼痛以及频繁腹泻等。腹泻初期多为水样便或糊状便,随后可能伴有黏液甚至脓血混合物,排便次数可达每天十余次。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里急后重”的感觉,即排便后仍有便意。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毒血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这类情况多见于体质较弱的儿童或老年人群。
而慢性细菌性痢疾则多由急性期未彻底治愈演变而来,病程可持续两个月以上。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或表现为间歇性腹痛与腹泻交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影响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并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以防止疾病转为慢性或引发严重并发症。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卫生,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