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急性痢疾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

急性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常出现高热、腹部剧烈疼痛、排粘液脓血便以及明显的里急后重感。该病在临床上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从医学检查角度来看,患者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也会显著上升,提示体内存在较强的细菌感染反应。确诊时,医生多通过粪便细菌培养检测出痢疾杆菌,如志贺氏菌等病原体。

治疗方面应以抗感染为主,临床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氟哌酸、环丙沙星以及盐酸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不能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也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例如头孢克肟等,以有效控制感染。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肠道保护与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可配合使用蒙脱石散来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起到保护肠黏膜的作用。同时,由于腹泻频繁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建议患者口服补液盐,以预防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情况。

饮食调理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在发病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油腻、辛辣或生冷食品,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营养摄入,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之,急性痢疾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抗菌药物、辅助药物以及生活护理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影子Shadow2025-07-15 08:41:5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