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痛是怎么回事
餐前痛通常被称为空腹痛,这种疼痛主要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因此也被称为“酸相关性疼痛”。在空腹状态下,胃内缺乏食物中和胃酸,导致胃酸直接刺激胃黏膜,从而引发不适或疼痛感。这种情况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对于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人群来说,长时间保持空腹状态是非常不利的。通常在饭前一小时左右或者进餐后3到4小时,当胃内容物基本排空时,就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症状。此外,夜间由于长时间未进食,也会处于空腹状态,因此部分患者会在夜间感到疼痛。
当然,并不是所有出现餐前痛的人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有些患者通过胃镜检查仅发现存在慢性胃炎,甚至胃部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这类情况可能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功能性溃疡样疼痛。尽管没有真正的溃疡形成,但其疼痛机制仍与胃酸分泌有关,表现为类似溃疡的疼痛特征。
针对餐前痛的治疗,通常首选抑酸疗法,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缓解疼痛症状。因为无论是由溃疡还是功能性原因引起的餐前痛,胃酸分泌过多都是主要诱因之一。使用抑酸药物不仅有助于减轻疼痛,还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改善整体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