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十二指肠溃疡为何会引起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主要与胃酸刺激溃疡面有关。当胃酸排入十二指肠时,会直接作用于已经受损的黏膜区域,引发灼痛感。这种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在空腹或进食前更为明显,而在进食后症状有所缓解。其原因在于食物进入胃部后能够稀释胃酸,从而减轻对十二指肠的刺激和伤害。

针对单纯的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上常用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以及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可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一般建议连续用药4-6周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还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若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则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细菌。因为该病菌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清除它可以有效降低溃疡复发的风险。因此,一旦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胃镜及相关幽门螺杆菌检测,并依据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当溃疡病变较深时,可能引发剧烈疼痛甚至发生穿孔等并发症。此类情况属于严重的消化道急症,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需要立即就医并考虑急诊手术处理。因此,若出现持续性或加重的上腹痛症状,切勿忽视,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daviri2025-07-15 12:50:4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