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功能性胃肠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部不适或疼痛,并伴随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目前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0%到15%,在普通人群中较为普遍,尤其多见于年轻人及中年群体。

【主要临床表现】

1、腹痛与腹部不适:这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多数患者在进食后会感到腹痛,部位不固定,常见于下腹部或左下腹,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通常在排便或排气之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2、腹胀感明显:患者常常感觉腹部膨胀不适,白天尤为显著,但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腹围增加,夜间休息时症状可能减轻。

3、腹泻型症状:餐后排便频繁是常见现象,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的情况较多,每日排便次数可达十次以上,粪便量较少,且夜间很少发生。

4、便秘型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每周仅排便1至2次,甚至长达10天才排便一次,粪便干硬、量少,并可能带有少量黏液。

5、情绪波动:部分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状态,这些精神因素也可能加重病情。

6、其他消化道症状:除了典型的肠道问题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上消化道的功能紊乱,如反酸、嗳气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肠道以外的一些功能性异常。

平安与梦想2025-07-17 09:59:0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