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肠应激综合征到底是什么

肠应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但非器质性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随排便习惯的明显改变。根据患者大便性状的不同,医学上通常将其分为四个类型:以便秘为主的IBS-C型、以腹泻为主的IBS-D型、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IBS-M型,以及无法明确归类的未定型。

除了肠道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全身性或心理相关的表现,例如上腹部饱胀感、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及情绪波动较大等。这些症状往往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在治疗方面,现代医学主要采取对症处理的方式,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例如,针对便秘型患者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或使用缓泻剂;而腹泻型则可能需要止泻药或抗生素治疗。此外,调节肠道菌群、缓解压力也是改善症状的重要环节。

在中医领域,肠应激综合征被认为与肝气郁结、脾胃失调密切相关,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方法。经典方剂如“痛泻要方”联合“四神丸”常被用于调理肠胃功能,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总体来说,肠应激综合征虽然不会引起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但仍需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方山一人2025-07-17 10:22:2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