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当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立即采取一系列紧急处理措施,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控制出血。首先,必须让患者禁食禁水,防止进一步刺激消化道并加重出血风险。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治疗,以维持血压和循环稳定。
药物治疗是关键环节之一。通常会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如果出血来源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还需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收缩血管、降低门脉压力,并配合口服凝血酶或静脉注射血凝酶促进止血。
在出血量较大或出现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应及时输注血制品,如红细胞悬液或新鲜冰冻血浆,以纠正血容量不足和改善凝血功能。
由于患者需长时间禁食,因此还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营养,实施全静脉营养支持,确保其摄入足够的能量、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维持机体代谢平衡。
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有创干预手段。例如,针对肝硬化引起的静脉曲张出血,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在胃镜下进行套扎、注射硬化剂等操作。而对于胃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出血,则可在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利用钛夹夹闭出血点、喷洒冰盐水或肾上腺素等方式实现内镜下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