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主要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出血。当患者出现呕血或黑便等疑似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首先,患者必须严格禁食禁水,以减少胃内容物对出血创面的刺激,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接送前往医院。自行前往医院存在较大风险,因为在途中可能突发大出血,危及生命。
到达医院后,首要任务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医护人员会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便及时补充液体和药物。在急救车上,医护人员可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静脉通路建立。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至关重要。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控制出血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抑酸药物。无论出血源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还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抑酸药物都能有效促进止血,特别是对于溃疡引起的出血效果更为显著。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肝硬化病史或其他相关疾病,以及既往是否发生过类似出血情况。
如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大量呕血,通常提示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较高,此时应尽早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奥曲肽等。而如果以黑便为主要表现,则更倾向于溃疡性出血,严重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呕血。对于因急性胃黏膜病变引发的出血,同样可以通过抑酸治疗来缓解。
急诊内镜检查是明确出血部位和性质的重要手段。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安排内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通过内镜进行止血操作,例如溃疡出血可采用止血夹或局部注射止血药物;而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选择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或组织胶封堵等方式止血。
若内科及内镜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对于持续活动性出血且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控制的患者,可以转至介入科行血管栓塞术,或者在必要时选择外科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以达到止血目的。